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岭南派-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

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3-17

       所谓岭南,原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岭之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三省二区,但在美术史上的“岭南画派”,特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岭南派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流派,其诞生和发展与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紧密相连。岭南画派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画的形式和内容,也推动了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

 1. 岭南派诞生的历史背景 

        清朝灭亡,民国建立,社会动荡不安,传统秩序被打破,为艺术创新提供了土壤。加之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倡民主与科学,冲击传统思想文化。高剑父等受其影响,倡导艺术革新,追求自由与个性表达。“二高一陈”分别在日本接受近代美术的教育,同时,他们也开始酝酿在中国画领域进行一次大的变革。民主革命新思潮和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美术革新的影响激起了他们改革中国画的热情。“二高一陈”成为当时国画界的民主先驱,创立了当时被称作“折衷派”的新国画派——岭南画派。

 2. 派系

 ·南宋院体画的影响

 由江西画家李秉绶聘至广西桂林作画传艺的宋光宝、孟觐乙,在两广地区声誉甚隆。宋、孟均取法于恽寿平,尤以宋光宝更发挥了恽寿平的没骨画法。居巢、居廉曾随张敬修客居广西,在此期间得览宋、孟二人之作。流风所被,“二居”也受宋光宝、孟觐乙影响,画法上花鸟、草虫远宗北宋徐崇嗣没骨,近师清初恽寿平赋彩。加上“二居”写实性的绘画表现和岭南地域审美的偏好,作品呈现出岭南的乡土风物、平民趣味和明丽色彩,最终形成极具创造性的居派绘画。“二居”的艺术观念虽来源于传统南宋院体画注重写实与意境。打破了当时画坛的慕古之风而别开一面,且由于“二高一陈”与“二居”的渊源关系,我们称居派绘画为“岭南画派”绘画的前奏。

居巢作品

·广东本土文化的滋养

 广东地处沿海,文化多元,岭南派吸收本土文化特色。岭南派作品中常见岭南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为岭南派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艺术家们将这些元素融入作品中,使作品更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

居巢 果品扇面

 ·西方艺术的引入

 写实主义注重真实再现,岭南派吸收其造型与光影技巧,再融入传统笔墨,生动逼真。使作品既有写实的生动性,又有传统的韵味。印象派强调色彩与光影变化,被岭南派大胆借鉴。再吸收日本画的勾线、渲染技法,融入自身风格。在细节处理上更细腻,画面更具装饰性。

 

高剑父作品

 3. 岭南派的风格特点

·田园风光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陈树人作品中,农田、农舍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作品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色彩与光影的运用

 高奇峰的花鸟图,色彩鲜艳,红花绿叶对比强烈。作品通过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与生动感。

 黎雄才《晨曦》通过光影变化,展现阳光洒在大地上的美景。画面中光影的明暗对比,营造出清晨的宁静与美好氛围。巧妙运用光影变化,使画面更具层次感与立体感,营造出清晨的宁静与美好氛围。

·构图与空间的创新

  陈树人的山水图采用不对称构图,山石与树木错落有致。不对称构图使画面更具动态感与空间感,打破传统对称布局。

 山月《绿色长城》通过独特的构图,展现长城的雄伟与壮丽。画面中巧妙处理远近、高低关系,营造出强烈的视觉空间感。

·传统笔墨与现代造型的融合

image.png

 高剑父以传统笔墨描绘现代建筑。作品既保留传统笔墨韵味,又展现现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4. 岭南派派系发展代表人物

岭南派第一代画家:革新传统,开创先河

岭南画派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艺术流派之一,其第一代画家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以“折衷中西,融合古今”的艺术主张,为中国绘画的革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高剑父:他的作品《东战场烈焰》描绘了日军轰炸后的残垣断壁,画面宏大,气势磅礴,完全突破了传统中国画的模式,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高剑父的画作常常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高剑父在广州创办“春睡画院”,培养了赵少昂等一批优秀的弟子。这些弟子继承并发展了岭南画派的艺术理念,使岭南画派得以传承和发扬。

 

•  高奇峰:以花鸟走兽见长,其作品灵动多姿,如《十分春色图》,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高超的绘画技巧。他的画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绘画的光影效果,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生动性。

•  陈树人:他的作品《跃鲤》将西方的光影浮动与传统水墨的虚实相生相结合,既有东方的诗意,又有西方绘画的现代感。陈树人还多次出游写生,创作了《桂林山水写生集》,强调写生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岭南派第二代画家:传承与创新(1950年代  1980年代)

•  关山月的社会现实关注

 关山月继承高剑父艺术理念,作品注重社会现实。他的《长城》系列展现民族精神,具有强烈时代感。关山月以长城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构图,展现了长城的雄伟与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体现了岭南派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

 • 黎雄才的色彩与光影突破

 黎雄才在色彩与光影运用上更加大胆,作品现代感强。他的作品如《晨曦》在光影处理上独具匠心,通过明暗对比和色彩的巧妙运用,营造出清晨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岭南派在现代绘画中的创新精神。

 • 赵少昂的传统与现代融合

 赵少昂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作品具强烈时代感。他的《城市印象》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将传统花鸟画的技法与现代城市景观相结合,体现了岭南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与创新。

岭南派现代画家:多元化与国际化(1990年代  至今)

 • 林墉的风格多元化探索

 林墉作品风格多样,擅人物、花鸟画,风格潇洒、清新、明丽,兼擅文论及插图。

既有传统山水,也有现代抽象。他不断探索创新,展现了岭南派的多元化发展。

•  许钦松的国际交流与影响

 许钦松注重国际交流,作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推动岭南派走向国际舞台,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并在水墨山水的创作中尝试新的技法,积墨原本都用在浓墨上,因为灰色一旦反复染,画面就容易“腻”。在反复试验后,他摸索到了怎样可以在淡墨中使用积墨法,让“积墨”的山既透亮又不失厚重感。

 • 方楚雄的传统与现代创新

 方楚雄开拓性地将花鸟画从传统折枝花鸟的表现还原为生态花鸟的呈现,不局限于一花一草的刻画而是展开了植物、动物共融生存的自然世界,以现实主义态度歌颂生命、守护生态。

 5. 岭南派发展现状

 · 推出众多青年艺术家的培育计划:

深知坚持艺术道路的艰难,许钦松自掏腰包帮助母校广州美术学院收藏优秀毕业作品,并由此设立“许钦松创作奖”,希望鼓励更多优秀的毕业生在离开学校后,能够继续坚持艺术创作,在艺术的道路闯下去;以其名字命名的艺术基金会通过许钦松创作奖、青年艺术家培育计划,十余年来,累计颁发奖金达836万元,受益获奖者共计1621人,涵盖了近30个省级行政区域,不断激励扶持年轻艺术家的成长。

 ·丰富的展览与交流活动

 岭南派作品展览受到广泛关注。艺术家们积极参与展览交流,提升了岭南派知名度。通过展览展示讲述岭南派的艺术风格、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现代绘画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岭南派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地位。

番禺女画家占俊作品入围2024广州青年美术大展,彰显岭南艺术传承新力量

·政府支持与教育传承

通过政府行为对十香园、春睡画院、樗园等其他“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旧居故地作为岭南文化发源地修葺推广,将这些岭南文化重要名片传播、感染更多有心之人。

十香园航拍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实习生 林泽君 摄

 社会文化机构还通过出版画册、学术著作等方式,记录和传播岭南派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这种多方面的支持为岭南派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岭南派的艺术传统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相关新闻


整站下载器